服務熱線:400-0033-166
萬商云集 - 企業(yè)數字化選用平臺

企業(yè)首選的

數字選用平臺

直播變現(xiàn)渠道從打賞轉向廣告 報價單折射盈利困局

2016-10-26 08:48:00 閱讀(408 評論(0)


如今國內的直播行業(yè)可謂發(fā)展迅猛,但眾多直播平臺中,真正能夠實現(xiàn)盈利的也是少之又少,普遍虧損、盈利艱難仍是直播行業(yè)所不能回避的現(xiàn)實問題。近日,一份關于映客直播的商務合作報價單被曝光,其中價格最高的商務合作套餐起價高達2000萬元,廣告究竟能否成為直播平臺突破盈利難的關鍵一環(huán)?



報價單折射盈利困局


據此次曝光的映客直播商業(yè)計劃書顯示,映客直播計劃推出三款商務合作產品包,分別為王牌曝光套餐、內容營銷套餐和社交營銷套餐,起價為600萬元、1000萬元和2000萬元,主要都是將自身積累的流量等資源打包利用,通過硬廣、軟廣、直播活動、社交媒體等在內的形式為合作方營銷推廣。該計劃書還透露了映客直播的微博推送報價,為22.5萬元/條,而微信服務號推送一條的價格為27.5萬元,開屏廣告單一售賣價為400萬元/天,套餐內打包價格為200萬元/天。


“近兩年來,直播行業(yè)快速興起,短時間迅速積累用戶和流量,引發(fā)資本爭相布局,使得直播平臺的估值不斷提升。”國內某知名直播平臺負責人王先生表示,以映客直播為例,今年1月,映客直播的估值還僅為3.78億元,但從昆侖萬維今年9月發(fā)布擬2.1億元出售映客直播3%股權的公告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在短短8個月里,映客直播的估值已上漲至70億元。然而,高估值并不是個例,根據斗魚TV的15億元C輪融資進行計算,斗魚TV的估值也已達100億元。


“基于直播平臺較高的估值、大量的用戶和流量,部分人認為直播平臺其實具備著很高的自我造血能力,但實際上并非如此,而此次曝光的映客直播商業(yè)計劃書恰恰是一個很好的證明,直播平臺要想實現(xiàn)盈利,未來只有通過商務合作才能獲得更高的收益?!蓖跸壬缡钦f。

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閱公開資料發(fā)現(xiàn),現(xiàn)階段估值已達70億元的映客直播,去年總收入共獲得3048.36萬元,凈利潤僅為167.28萬元。雖然映客直播去年全年的凈利潤僅在百萬元級別,連200萬元都不到,但業(yè)內大多數平臺實質處于虧損狀態(tài),鮮有盈利,與之相比,映客直播已算是較好的發(fā)展現(xiàn)狀。此外有數據顯示,現(xiàn)階段國內的直播平臺總數已從2012年的25家擴展到上百家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直播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瘋長的背后,已有超過1/10的直播平臺關閉或停止更新。


在業(yè)內人士看來,直播平臺推出廣告業(yè)務、進行商務合作的行為,并非是讓自己的財務情況錦上添花,而是希望能夠借此打破盈利難的困局。且目前有消息顯示,不僅是映客直播,還有其他多個直播平臺也正在探索商業(yè)化并制定自己的商業(yè)化方案,只是還未被公開。


有限收益難擔高成本


公開資料顯示,截至今年6月底,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(guī)模已達3.25億,在網民總數中占據45.8%,且規(guī)模還在持續(xù)增長。與此同時,此前奧運會選手傅園慧的直播首秀實現(xiàn)累計觀看人數1055萬、吸金32萬元,以及張繼科的直播一度造成服務器癱瘓的情況,均體現(xiàn)了直播行業(yè)的火熱態(tài)勢?;谝陨媳尘?,各個直播平臺還不斷嘗試進行融資,有統(tǒng)計顯示,去年各路資本投資直播行業(yè)的金額達到120億元。而在國內已知的116個直播平臺中,有108個已獲得融資。種種情況難免讓人疑惑,為何直播平臺在此形勢下仍會陷入普遍虧損的狀態(tài)呢?


業(yè)內人士表示,這一方面與直播平臺運營成本較高有密切聯(lián)系,尤其是居高不下的帶寬成本。隨著用戶不斷增加提升流量,同時為了保證用戶能夠有較好的使用體驗,直播平臺不得不為帶寬支付較高的成本。曾有消息指出,斗魚TV每月需要為帶寬承擔約3000萬元的成本,這意味著一年僅帶寬方面就至少產生3億元成本。再加上部分直播平臺為吸引用戶,不惜以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簽約知名主播,以及平臺日常運營所產生的人力等其他方面成本,直播平臺需要面對的總成本不可小覷。


未經允許不得轉載,或轉載時需注明出處